和田玉的浮雕图案和工艺制作要领

人气 4365   2012-3-4 15:43

浮雕是玉石器皿上进行装饰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种类较多,一般以雕刻的程度分浅浮雕、中浮雕、深浮雕、镂空浮雕、锦地浮雕、阴线刻等六种装饰形式。

浅浮雕:琢刻较浅,深度一般不超过2毫米。层次交叉少,场以线面结合的方法增强画面立体感。

中浮雕:剔地稍深,地子深度在2—5毫米之间,层次因深度的增加而比浅浮雕更富有变化。

深浮雕:即半圆雕,部分已于圆雕无疑,常凸出在器身之外,层次交叉较多,立体感极强。

镂空浮雕:又叫“透空花”,是带孔眼的浮雕纹饰,由于孔壁厚度的限制,镂空浮雕的层次不多。镂空浮雕有玲珑剔透、花纹突出的特点。

锦地浮雕:在浮雕的“地底”勾刻花纹,为锦地浮雕,此类浮雕有利有弊,处理的好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处理不好会显得杂乱无章,主次不分。

阴线刻:阴线刻又称阴勾花,严格来区分并不能算是浮雕,其只勾线并不剔地,可单独在器皿上装饰,因其表现力有浮雕之感,故归为浮雕的一种装饰方法。锦地浮雕的“地底勾纹”就属于阴线刻。

浮雕的图案从表现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抽象艺术表现,一类是具象写实表现。抽象表现形式多以纹线为主,如雷纹、勾连纹、饕餮纹、夔纹等。写实类的主要以花卉、山水、人物、瑞兽等为主。

浮雕图案因表现形式的不同也产生出多种构图方式有抽象艺术表现常用的连续式,有写实图案常用的对称式,还有呼应式、旋转式、角隅等多种构图形式。

一、连续式

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其特点是可将一个或几个图案纹样为单元,向两边或上下左右延续,二方连续在器皿上应用较多,单元图纹的延续或套连或并连,或随意穿插添加,变化多端,节奏感极强。

二、对称式

根据传统图案的主要构成方法,在器皿上应用最多,主要有上下对称和左右对称。

三、呼应式

呼应式为传统构图方法,往往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东西,以对角或主次相互呼应的构图达到平衡的目的。此种构图常出现在器皿的圆雕或深浮雕中。

四、旋转式

旋转式纹样带有方向性旋转感,骨架似纺轮,民间称之为“喜相逢”,此类图案多施加在图形边框中,动感十足。如“卍”字,太极,团凤,鸳鸯等。

五、角隅

器皿边角的图纹结构,纹样轮廓随边角形状变化。按照浮雕在器皿装饰的六大类,浮雕工艺制作也有六种,即浅、中、深浮雕制作工艺,镂空浮雕、锦地浮雕制作工艺以及阴线刻。

浅浮雕与中浮雕制作工艺极为相近,其区别只在于剔地深浅以及层次多少两个方面。浅、中浮雕的制作,都需要先将图案画好,为了保证对称图案、连续图案的同一性,一般只画图案的一般,然后拓出另一半。画图案时要保证墨线的均匀。图案画好之后进行依图勾线,勾线时要注意把握地底与浮雕图案的深度。浮雕轮廓线的深度根据层次而定,但是决不能超过地子的深度。这就要求勾线时,作者心中有明确的层次划分和深度把握。

另外,浮雕落地有整体落地和斜面落地之分,一般有边框的浮雕采用整体落地,而不带边框或极薄的浮雕采用斜面落地的方法体现浮雕效果。

深浮雕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三层,第一层属半圆雕,立体感最强;第二层与第三层的厚度近于中浮雕和浅浮雕。深浮雕的制作先出地子然后分块面琢制。一般块面琢制的顺序是先第一层,然后一次是第二层、第三层。整体造型完成以后,则进行细部处理,细部处理的顺序由下而上,与块面琢制相反,从第三层开始,上层的细节最后完成。

镂空浮雕的工艺制作作主要的特点就是镂空,一般镂空采用点色透孔的方法。在花纹画好以后,一般现在需要镂空的地方涂上颜色(为醒目,多用红色),然后涂以定画液或漆片酒精液,使颜色不会脱落,在用小钻石粉棒透孔。透孔磨除镂空处的余料,再用擦条蘸细金刚砂擦平轮廓。这样镂空处的余料基本剔除,然后才会开始浮雕制作。

锦地浮雕因为地底工艺,所以一般在整体浮雕画图时不绘出锦地纹线,待浮雕完成以后再勾纹琢刻。其琢纹实际操作与阴线刻手法相同。

阴线刻的勾线琢纹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与浮雕勾线相同的垂直勾线;一种是用于镶嵌金、银丝的勾线。此种勾线特点是阴线沟槽上窄下宽,实际操作时极难掌握。

  关注度: 4365   Baidu: 0   360: 1   Google: 0   其他: 4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中国和田玉网_和田玉代理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