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玉是指离开河床在河谷阶地,乾滩、古河道和山前冲积洪积扇上的砾石层中挖寻和阗玉砾。这些地方的玉也是由流水带来的,但早已离开河道。砾石层之上早已有或多或少的沙土覆盖,砾石曾中有的已被石膏和泥沙所胶结或半胶结。由于挖玉付出的劳动很艰巨,长时间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里,获取率很低,不如拣玉效果明显,因此从事挖玉的人不多,只有当某地已经有了出玉的的可靠消息,而且大有希望的时候才会吸引人们去挖玉。 著名的挖玉地点是玉龙喀什河东岸,洛蒲县吉牙乡的古马特,过去曾被称为胡麻地。其地挖玉的最早时间不详,到清代乾隆年间已在此采贡玉。乾隆24年(1759),清政府在和阗设有辩事大臣,和阗城设三品阿奇木伯克,以加强统治,收罗贡玉。那时,和阗采玉充贡,岁有常例。此地因产羊脂玉,所以,采玉人不少。清代诗人肖雄记载,大、小骡马地"两地产枣红皮脂玉,在沙滩中掘取,当是生长其间者。"谢彬于1916年到和阗,在《新疆游记》说:"小胡麻地,前清于此采贡玉,居民迁千余户。到了晚清,汞玉列停止,采玉由民间自行开采。洛蒲县设立于清光绪28年(1902),该县主簿扬丕灼在《洛浦县乡土志》中记述了胡麻地采玉情景,那时挖玉者甚众,"小胡麻地在县北三十里,尽砂碛,因出子玉、璞","寻挖者众,沿沙阜有泉,起房屋,植树木,以便客民寓居之所","任人挖寻,不取课税"。扬丕灼还写下了《浪掏沙――玉河八景词》共八首。其中《完璞呈华》一首即描绘了在小胡麻地采玉的情景:"月出澹云遮,渺渺平沙。眼前完璞见青华。道是似萤萤又细,碧血犹差。终日听鸣鸦,夜夜灯花。水泉声里有人家。举畚朝朝趋社鼓,一路烟霞;可见,当时挖玉场面十分热闹,"夜夜灯花",所挖得之玉,"似萤""碧血犹差",多为青白玉和青玉。挖出玉也盛多。 在清代以后,这里也不复采玉了。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29年到小胡麻地考察时,已无采玉者。他写到:为当地人掘玉石之所,旁有乾河川一道。河岸高二丈许,两旁沙积迤俪继续不一,现水已干,惟有泉水南流,当地人即在河中掘起玉石。俗称羊脂玉,以言白润如脂也,现不多见,亦无开采者。 近年,我们到胡麻地踏勘,所见以往采玉的乾河谷宽500-800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展布。河谷中尽是沙砾,犹如戈壁荒漠。但其中有一处处盘状和漏斗状洼地,四周卵石散乱堆砌,为过去挖玉的遗迹。在河谷两旁为表面起伏不平的阶地,由于引水灌溉,已造就了片片绿洲和林带。过去挖玉之盛况已为农业所替代,当地居民仅知道这里过去挖过玉,但不知道究竟哪里有玉,现在也没有人去挖玉。 挖玉的方法,据谢彬在《新疆游记》中说:"常以星辉月暗候沙中,有火光烁烁然,其下即有美玉。明日坎沙得之,然得者恒寡,以不能定其处也。"此说难以置信,因玉不会"火光灼灼然"。据我们调查和访问,挖玉首先是选择地方挖直径10-20米的大坑,边挖边找玉,挖得沙砾堆砌坑周围,采坑一般上大下小,呈漏斗状。因现今已塌陷,不知坑的深度。 |